部分A股公司披露核聚变领域布局进展股点网配资
英杰电气
公司为国内科研院所的核聚变重点项目,提供磁场电源、加热电源、控制系统电源以及辅助系统电源等在内的全方位关键电源配套服务,目前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国家级核聚变项目
联创光电
公司继续推动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高温超导磁控硅单晶设备、高温超导可控核聚变工程装备以及定制化的高温超导设备的“3+N”产品布局,力争产品和技术合同金额迈上新台阶
合锻智能
公司核聚变业务主要致力于解决聚变堆复杂部件的研发制造,参与了聚变堆、真空室、偏滤器等核心部件的制造预研工作,相关业务正在有序进行中
景业智能
公司高度重视核聚变技术发展,公司参与的核聚变智能装备研发项目正按既定计划稳步推进中
◎记者李兴彩
核聚变产业又迎来新突破。瀚海聚能在官方微信披露,瀚海聚能HHMAX-901主机建设完成暨等离子体点亮仪式7月18日将在公司装置基地举行。在业内专家看来,尽管参数较低,该项目离实现聚变还有一定距离,但这标志着国内直线型场反位形可控核聚变技术从实验室正式迈向应用端。
作为实现无限、清洁、安全能源应用的关键,可控核聚变俗称“人造太阳”,被誉为“人类终极能源”,20世纪起就成为各国争相探索的战略方向。当前,随着多国可控核聚变技术走出实验室迈向工程示范,“人造太阳”的梦想正加速“照进现实”。
记者注意到,随着商业化、产业化提速,核聚变在一、二级市场都成为热点。远大前景下,中国核电、西部超导、应流股份、上海电气等A股公司纷纷加速布局,其中多家公司在近期披露了相关最新进展。
核聚变商业化蹄疾步稳
瀚海聚能成立于2022年,致力于探索加速实现聚变能源商业化的科学技术。瀚海聚能介绍,其聚变堆采用创新性高密度场反位形装置,功率密度约是托卡马克类的100倍至1000倍,运用模块化设计,工程实现难度低,装置可迭代性强,是商业化聚变的首选。
企查查显示,瀚海聚能已累计融资四次,获得奇绩创坛、华映资本、轻舟资本、厚实基金等机构的投资,合计融资额超过5000万元。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商业部署按下“快进键”。比如,今年5月,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工程总装工作提前两个月启动。6月,中国环流三号实现百万安培亿度H模,即装置同时实现等离子体电流一百万安培、离子温度1亿度、高约束模式运行,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再创新高,达到10的20次方量级,创下新纪录。
国际核聚变协会(FIA)调研显示,大部分核聚变公司预计2031年至2035年可实现可控核聚变向电网第一次供电,同时可以研发出低成本高Q值的商业化核聚变装置。
聚变新能董事长严建文此前介绍,BEST装置是燃烧等离子体物理实验装置,预计于2027年建成,2030年前实现发电。聚变新能计划在2040年前后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更高聚变功率聚变商业堆建设,努力实现低成本发电。
多地出台政策抢先机
“目前全球范围内对于核聚变的研究非常火热,未来市场规模可达万亿规模级别。”上海电气集团相关人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扶持核聚变产业发展,我国已出台了多项政策。2022年出台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到,支持受控核聚变的前期研发,积极开展国际合作。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出台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到聚焦核聚变等,打造全链条的未来能源装备体系。2024年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聚变装置分级分类监管要求(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助推聚变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商业化提速,核聚变也成为上海、广东、浙江、四川等多地瞄准的未来产业方向,并相继出台扶持政策。
比如,2024年3月,上海印发《上海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攻关核聚变关键技术,推动紧凑式磁约束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双锥对撞惯性约束激光核聚变、磁-惯性约束核聚变等技术研发。突破大尺寸、高电流密度、强磁场的高温超导磁体关键技术。
今年7月3日,四川省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提出以重大工程为牵引,带动磁约束、惯性约束核聚变技术双线突破,促进可控核聚变前沿技术成果加速转化,培育发展聚变能源创新型企业等。
中泰证券表示,2024年全球聚变投资约为71亿美元,2031年至2035年有望实现可控核聚变商业化。中信证券等预计,2030年至2035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6万亿元。
上市公司披露相关进展
“上海电气集团旗下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已发展成为国内核聚变主机系统核心装备供货业绩最全面的装备制造企业之一,聚焦聚变主机真空室、杜瓦、冷屏、线圈盒等关键核心设备研制供货,在聚变领域已参与国内外多个首台、重大类工程项目。”上述上海电气集团相关人士介绍,经过20多年发展,上海电气核电集团累计实现36项可控核聚变领域关键制造技术突破。
记者注意到,远大前景下,联创光电、英杰电气、合锻智能等A股公司纷纷加快布局核聚变领域,多家公司在近期披露了相关最新进展。
英杰电气近日在互动易披露,公司为国内科研院所的核聚变重点项目,提供磁场电源、加热电源、控制系统电源以及辅助系统电源等在内的全方位关键电源配套服务,目前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国家级核聚变项目,公司正在跟进核聚变项目的商业合作。
联创光电披露,在超导业务方面,公司继续推动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高温超导磁控硅单晶设备、高温超导可控核聚变工程装备以及定制化的高温超导设备的“3+N”产品布局,力争产品和技术合同金额迈上新台阶。
合锻智能披露,公司核聚变业务主要致力于解决聚变堆复杂部件的研发制造,已经参与了聚变堆、真空室、偏滤器等核心部件的制造预研工作,相关业务正在有序进行中。景业智能披露,公司高度重视核聚变技术发展,公司参与的核聚变智能装备研发项目正按既定计划稳步推进中。
爱科赛博披露,在核聚变领域股点网配资,公司前期参与过EAST全超导磁体托卡马克核聚变反应试验性装置,涉及动态电源;分别于2016年、2023年参与DIII-D国家聚变设施项目,涉及控制电源;于2019年参与中国环流三号项目,参与HL-2M托卡马克真空室线圈电源等。